- 陈莉敏;杨杰;陈芸莹;张建波;姜臻;李达旭;白史且;吴婍;季晓菲;肖冰雪;刘栩懿;
金花菜是南方地区重要的一年生苜蓿,可用作牧草、绿肥、健康蔬菜和地被景观植物等。本研究以新收集到的荚果无刺的金花菜为新品系(命名为‘川西’金花菜),以‘川西’金花菜原始群体和现有地方品种‘川南’金花菜为对照,按照国家草品种审定办法,开展金花菜品种比较试验,通过对参试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和农艺性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川西’金花菜荚果无刺,粗蛋白含量达24%,干草产量13 086.16 kg/hm~2,种子产量1 171.15 kg/hm~2。该品种在南方草山草坡放牧地建植、人工草地建植、林下种草、植被恢复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025年03期 No.284 14-19+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3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杰淋;孔晓蕾;王建丽;张冬梅;张强;王雪珊;彭大庆;牟林林;庄旭;韩微波;
为应对东北地区生态修复中草品种资源短缺的问题,致力于培育出产量丰富、繁殖力强、生态修复效率高的草种。自2006年起,在黑龙江省杜蒙县(敖林西伯乡)采集了野生草种样本,并从2007年开始对刺果甘草进行了系统的驯化工作,最终成功培育出适应当地环境的杜蒙刺果甘草。结果显示:在品种比较试验中,杜蒙刺果甘草的干草产量、越冬率、修复速率和蛋白含量高,分别为17 242.3kg/hm~2、96.8%、76d、20.51%。因此,杜蒙刺果甘草新品种(黑龙江省审定编号:CDV-2024-003)一致性好,适应性强,生态修复效率高,草产量高,草品质好,可用于东北地区退化草地生态修复及边际土壤修复。
2025年03期 No.284 2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5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张昌兵;文兴金;陈莉敏;罗欣;罗国清;周靖文;欧才龙;闫利军;李达旭;游明鸿;张健;张建波;
以国家审定品种凉山光叶紫花苕和原始群体为对照,在布拖县特木里镇开展了滇东光叶紫花苕新品系的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滇东光叶紫花苕年均生育周期222.5d,分别比对照原始群体和凉山光叶紫花苕长4d和2.5d;干草产量为12 459.95kg/hm~2,分别比对照原始群体和凉山光叶紫花苕增产14.17%和10.76%;茎叶比为1:1.41,比对照原始群体和凉山光叶紫花苕均小;总体上看滇东光叶紫花苕适应性强、产量高、叶量丰富,适宜在该区域推广。
2025年03期 No.284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4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王怡然;曲善民;
为了探讨植物促生菌对牧草种子活力及内生细菌的影响,试验采用13种植物促生菌浇灌处理苜蓿、野大麦和披碱草的种子,测定3种牧草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鲜重、胚根长、胚芽长及内生细菌数量。试验结果表明:与未接菌的处理相比,接种不同的促生菌均能提高苜蓿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胚根长,但降低了披碱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接种不同的促生菌对野大麦的各项种子活力指标影响不同。不同促生菌对牧草种子内生细菌的影响不同,苜蓿、野大麦和披碱草幼苗的内生细菌数量分别为157.00×10~4~1 375.50×10~4 cfu/g、385.00×10~4~2 976.00×10~4 cfu/g、572.50×10~4~14 630.00×10~4 cfu/g。其中8碱土、18碱土、3碱根、5碱茎、2艾根、fgn5处理后苜蓿幼苗内生菌数量均高于CK,2艾根处理后野大麦内生细菌数量高于CK,1兔根处理后披碱草的内生细菌数量高于CK。因此,为牧草选择适宜的促生菌可以减少牧草和植物对化学肥料的过分依赖,弥补化学肥料对环境造成的负担和经济损失。
2025年03期 No.284 3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9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李博;周瑶;焦晋川;邓涛;张康琦;张兴盛;孟祥博;马周文;刘琳;
光伏发电作为利用太阳能发电的清洁能源发展方向,是各国发展研究的重要目标。截止2022年,我国已建成光伏电站的占地面积为3 712.1 km2,其中在草地上分布的面积已达全国光伏电站总面积的28.3%,退化草地成为光伏电站的优秀选址目标。本文综述了光伏板阵列对草原区光伏电站建设地局部微气候、植被和土壤等各方面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光伏板阵列遮荫会影响太阳辐射强度、水分蒸发等,进而会导致空气温湿度和土壤温湿度的改变,并且会使风向单一且风速降低。这些微环境的改变会进一步引起植物群落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一般来说,光伏电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空间上有所差异,在干旱区退化生态系统中对生态恢复有积极影响,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植物生产力和物种多样性。进一步深入研究光伏电站对退化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机制,建立光伏阵列影响退化草地生态恢复效果的系统评价体系,对于实现光伏产业的良性发展和退化草原生态恢复的双赢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03期 No.284 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9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朱宾宾;伟军;孙双红;白海涛;萨拉;
本研究以内蒙古呼伦贝尔为研究区,采用野外踏查和资料搜集相结合的方式,研究分析了呼伦贝尔草原常见毒害草的地理分布和防除措施。结果表明,呼伦贝尔市草地有害生物种类多,常见种17种,隶属9科14属;常见毒害草分布广,尤其扎赉诺尔区分布种类最多,对畜牧业危害较大的物种以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和狼毒大戟(Euphorbia fischeriana)为主,危害程度以轻度为主,毒害草的防除以人工和机器挖除(刈割)为主,化学措施为辅。
2025年03期 No.284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3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俄么足;尼开泽仁;泽让扎西;王钰;
本研究基于若尔盖县草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通过设置人工种草(AGP)和天然草地改良(NGI)两种模式,系统评估了综合技术措施对高寒退化草地植被特征的影响。结果显示:人工种草区域植被盖度、高度分别提升27.05%和370.79%,地上生物量(干重)增幅达421.71%,可食牧草生物量(干重)增加821.73%,且毒害草占比降低4.11%;草地改良区域植被盖度、高度分别提升37.99%和182.75%,地上生物量(干重)增加169.79%,可食牧草生物量(干重)增长278.91%;两种措施均显著提高植被高度、盖度、生物量和枯落物量(P<0.001)。研究表明,综合技术措施能有效恢复退化草地生态功能,其中人工种草模式对生产力提升效果更显著,本研究为高寒草地生态工程实施提供了参考。
2025年03期 No.284 5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5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张绪校;李其;鲁岩;李国和;贾玉珍;杨廷勇;姚建民;袁小情;陈丽丽;
分析了2022—2024年四川省高原鼠兔调查数据,使用Max Ent模型分析了四川省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潜在分布区并划分了适生区,建立了高原鼠兔分布概率与夹捕率指数模型,计算了各夹捕率区间的分布面积。结果显示:全省高原鼠兔分布于海拔3 208~4 786 m之间,平均海拔4 044.0±10.7 m。Max Ent模型精度AUC值达到0.936。高原鼠兔夹捕率小于10%的县为21个,面积748.1×10~4 hm~2,占总分布面积的81.7%;夹捕率大于10%的县共10个,面积共167.1×10~4 hm~2,占总分布面积的18.3%。本文首次运用生态位模型在四川省针对高原鼠兔进行了潜在分布区划分和面积计算,并建立了夹捕率计算模型,分析结果与历年高原鼠兔的调查情况吻合度较高。本文为高原鼠兔的监测预报和防治工作提供了参考数据,同时为高原鼠兔及其他草原有害生物的监测预报工作提供了一种思路和方法。
2025年03期 No.284 59-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6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王灿;罗威;周红梅;王明;梁凯歌;马小明;李其;鲁岩;张绪校;张健;钟金;
草原昆虫对维护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昆虫多样性调查可以通过不同的采集装置来进行监测,飞行阻隔器是一种能长期适用于野外环境的被动式监测装置之一。本研究在参考其他学者的研究和相关发明基础上,设计出一种适应于草原环境的昆虫飞行阻隔器,并于2023年8月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进行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本装置在采集草原昆虫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2025年03期 No.284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2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